重鋼集團新聞中心關于擬推薦參評第二十七屆重慶市新聞獎作品的公示
根據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新聞工作者協會關于開展第二十七屆重慶市新聞獎(2025年度)評選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重鋼集團新聞中心(重鋼報社)擬推薦參評第二十七屆重慶市新聞獎評選的2件作品《重鋼集團成功處置澳礦項目兩處農場資產》、《加快礦山建設 助力“基石計劃”——礦業公司西昌礦全力推進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工程》(具體情況后附)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如有異議,請來人來電反映。
公示日期:2025年3月24日至3月28日
聯系單位:重鋼集團新聞中心
聯系電話:023-68846254
地 址:重慶市大渡口區大堰三村1號重鋼集團大樓209室
附件1:重鋼集團新聞中心(重鋼報社)推薦參評第二十七屆重慶市新聞獎作品情況目錄
附件2:作品《加快礦山建設 助力“基石計劃”——礦業公司西昌礦全力推進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工程》、《重鋼集團成功處置澳礦項目兩處農場資產》
重鋼集團新聞中心(重鋼報社)
2025年3月24日
附件1
推薦參評作品目錄
序號 | 作品標題 | 參評項目 | 字數(時長) | 作者、編輯 |
1 | 重鋼集團成功處置澳礦項目兩處農場資產 | 消息 | 450字 | 作者:許珀 夏丹旎;編輯:陳衛城 |
2 | 加快礦山建設 助力“基石計劃”——礦業公司西昌礦全力推進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工程 | 通訊 | 2443字 | 作者:陳皓 沙凌云 吳俊;編輯: 周新穎 陳衛城 |
附件2
(刊于2024年8月8日《重鋼報》第2版)
全力實施“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取得重要成效——
重鋼集團成功處置澳礦項目兩處農場資產
本報訊 (記者 許珀 通訊員 夏丹旎)推進實施“三攻堅一盤活動”改革突破,全面梳理低效無效資產,精準盤活存量資產,努力提升運營效率,重鋼集團取得重要成效——8月5日,記者從重鋼集團礦投公司獲悉,該司澳礦項目兩處低效農場資產完成掛牌轉讓,變現回流資金1320萬澳元(折合人民幣約6200萬元)。
根據重慶市委“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工作要求及市國資委關于國有資產盤活方案的有關精神,為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重鋼集團高度重視澳礦項目農場資產的處置工作,與礦投公司托管單位寶武資源協商一致,并經重慶市國資委決策同意后,進行公開掛牌轉讓。經礦投公司工作人員與意向方多次溝通對接,通過重慶聯交所推進掛牌交易、報名競價等工作,最終,意向方于今年5月20日完成摘牌,并隨后簽訂了轉讓合同。7月31日,農場資產處置的首筆款項460萬澳元已經到賬。
據了解,兩處農場分別為澳礦項目非核心礦區地表的鄂文河農場和格林艾可農場,今年租約到期,此前的租賃期內,主要用于種植和放牧經營,與核心礦權無關聯。為此,經多方研究分析決定進行處置,以緩解資金壓力,確保企業運營的延續性。
(刊于2024年12月26日《重鋼報》第1、2版)
加快礦山建設 助力“基石計劃”
礦業公司西昌礦業全力推進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工程
□本報記者 陳皓 沙凌云 吳俊
2022年,國家相關部委和中鋼協推出“基石計劃”,旨在打破進口鐵礦石壟斷、增加我國自有鐵礦資源供給,通過國內鐵礦開發、境外新增權益鐵礦、廢鋼資源開發,實現對鐵礦石供給和價格的話語權。作為國家“基石計劃”的重點鐵礦項目——重鋼集團礦業公司西昌礦業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項目時至今日推進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進西昌市太和鎮,深入礦山實地采訪。
西昌的冬季,陽光傾灑,溫暖如詩。在西昌礦綜合管理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登高俯瞰,礦山的粗獷、壯闊之美盡收眼底;驅車穿行礦區道路,深入生產作業車間,映入眼簾的是花園式工廠、標準化建設……無不凸顯西昌礦業向現代化礦山邁進的巨大變化;多點開花、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展示著西昌礦業加快礦山建設的鏗鏘步伐。
契合國家戰略 納入“基石計劃”
在西昌礦辦公樓,設備工程部主任工程師胡海燕熱情接待了來訪記者。她介紹說,為進一步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礦山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與資源儲量更適宜的采選規模,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使太和釩鈦磁鐵礦區快速形成釩鈦資源創新開發利用的聚集效應,西昌礦將太和礦區豐富的釩鈦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規劃實施了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項目。該項目于2016年啟動,得益于從中國寶武到重鋼集團,再到礦業公司及西昌礦各級決策的戰略前瞻性,項目因與國家戰略高度契合,后被納入國家“基石計劃”重點鐵礦項目。
據介紹,西昌礦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項目是在原有300萬噸/年規模基礎上,將原礦處理能力擴建至1000萬噸/年,產品規模為年產鐵精礦360萬噸,年產鈦精礦40萬噸,年產硫精礦6.5萬噸。項目概算總投資超50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基建剝離、選礦擴能改造、尾礦輸送系統、配套的小麻柳尾礦庫及小麻柳排土場、總圖等工程項目。
歷經八年奮戰 項目初具規模
談及項目推進情況,胡海燕如數家珍。
項目自2016年啟動至今,已完成投資進度71%。目前主要子項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采場基建剝離已完成。工程于2019年3月開工,2023年5月竣工。選礦擴能改造完成90%。其中選鈦強磁改造于今年3月完工投用,運行良好;鈦精礦烘干擴能改造于今年5月完工,待接入燃氣后投用;選鈦塔磨主體工程于近期完工、設備安裝完成,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預計在2025年12月完工投用;選鈦浮選擴能改造已完成擴大試驗,正在依據試驗結論確定后續改造方案。此外,尾礦輸送系統、回水系統等已先期完工投用。于2020年9月竣工投用的小麻柳尾礦庫運行良好;小麻柳排土場已完成80%,目前正在按排土進度完善排滲及截排水系統。總圖部分主要道路已形成,正繼續完善聯絡道路、水保工程、地質環境保護及土地復墾等工程內容。
上下勠力同心 工程攻堅克難
采訪中,記者從與西昌礦綜合管理部、設備工程部、采礦車間、選礦車間、和新車間的相關負責人交流中了解到,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保駕護航,西昌礦全礦上下戮力同心,攻堅克難,確保了項目有序推進。
項目在采礦權證辦理及土地批復等方面耗時長。該項目由于需要提交的要件資料繁多,加之其間國家相關政策多次調整,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和國家自然資源部的權限變更,因此辦理時間跨度超長,西昌礦堅持不懈,歷時8年終于拿到了相關權證和批復。
項目交叉作業多,組織難度大。基建剝離與生產剝離交叉作業,上下臺階、同一時段同時作業,運輸道路交叉共用,協調難度大。在參建單位和生產單位的積極配合、精心組織下,保證了項目安全完成,滿足了擴建需求和生產供礦。
選礦擴能改造與選礦生產并行,難度大,要求高。在現有選礦廠區內既要保證正常生產,又要進行擴能改造,作業空間受限,還經常面臨時間和空間的沖突,需要優先保障生產。在礦業公司及西昌礦縝密組織、生產單元支持配合下,生產與建設高效協同,既保障了生產順行又確保了項目建設進度。
小麻柳尾礦庫施工難度大、工期緊、風險高。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針對排洪隧洞圍巖地質極為破碎的地質難題,施工采取了強支護、短進尺、勤監測等一系列措施;尾礦壩壩體約2600萬立方米,物料需求量大集中,西昌礦精心組織采礦剝離運輸保障物料品質和數量,全力保障了工程進度和生產供應。
胡海燕特別介紹說,尾礦庫投入試運行后,因庫區地質破碎裂隙發育,壩體為滲透水壩形式,曾發生滲透渾水險情。對此,西昌礦管理層高度重視,緊急行動,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險情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控制,環境安全隱患及時消除。此后,西昌礦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通力合作,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防患于未然,全力確保礦山生產正常。運行至今,西昌礦注重加強監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小麻柳尾礦庫運行狀況良好。
發揚“牦牛精神” 礦山日新月異 “
牦牛山下奮進忙,礦山續寫新篇章”。云霧繚繞的牦牛山下,采礦作業梯次配置,西昌礦采礦機具強勁威猛,運礦車輛來往穿梭,礦區一片雄渾壯闊的繁忙景象。記者曾在不同時期多次來過西昌礦,礦山建設的迭代蝶變在礦區生產的具象化極具感染力。曾經有新聞界前輩在這里觸景生情,滿懷深情寫下了禮贊西昌礦的拓荒者——太和鐵礦人吃苦耐勞、埋頭苦干的“牦牛精神”。
西昌礦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西昌礦1000萬噸/年釩鈦磁鐵礦采選擴建項目緊扣國家戰略、緊緊依托市場,著眼國家資源長治久安和企業發展提檔升級,在各級領導關心、社會各界關注下,西昌礦干部職工傳承和發揚“牦牛精神”,持續瞄準更高目標苦干實干,高效精進,確保礦山建設從墾荒投產,特別是從300萬噸到630萬噸再到1000萬噸規劃建設,一步一個臺階逐年邁進提升,如今1000萬噸項目建設已初具規模。
目前,西昌礦正繼續做好包括選礦擴能后續工程、排土場截排水系統、總圖完善等后續項目,計劃在2025年內實現所有子項目全面竣工。此外,生產流程上各工序單元也在查漏補缺、強鏈補鏈,使工序能力更加匹配產能規模。屆時,呈現給我們的將是一幅更加宏大、壯觀的礦山作業新畫卷。 隨著各子項工程陸續建成投用并達產達效,西昌礦的原礦處理能力將有望突破1000萬噸,礦山發展將進入新紀元,生產經營更加穩步向好,有效助力國家“基石計劃”初見成效,國家基石必將更加穩固。